第二百一十五章 再无中秋-《穿越初唐从造反开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最先反应过来的,当属孔颖达。
    毕竟他一直坐在看台上,早就知道李泰是何时动笔何时停笔,心中对这个答案早有准备。
    例行公事的询问,不过是给看台下众多文人一个交待而已。
    而且话说回来,提前做两首与三首有区别吗?
    没有区别啊!
    是以,孔颖达很是淡然道:“不知第三首,是何诗词啊?”
    第三首。
    当然是水调歌头啊。
    李泰刚要回答,却突然回想起了一件事情。
    前面那首《望月怀远》,他们可是恬不知耻的说‘八人共作’啊。
    若非如此,自己也不会怒急攻心,跳出来被大兄给呼了巴掌。
    这次换成《水调歌头》,他们还有脸说‘百人共作’吗?
    有仇当场报的李泰,当即大叫道:“大兄,要不你再教他们一次水调歌头吧。”
    “水调歌头?”孔颖达眉头微皱,疑惑道:“词牌名?这是一首新词吗?”
    “当然,这是千古名篇。”
    李泰很是自豪的一点头,看向李承乾又急冲冲道:“大兄......”
    李承乾微笑打断:“滚......”
    “咳咳。”
    就在这时,两声明显有些做作的咳嗽声传来。
    众人循声望去,顿时俯首:“参见陛下。”
    李世民矜持的笑了笑,朝着李泰递了一个鼓励的眼神,又转头看向李承乾道:“刚才朕离得远,未曾看清吾儿是如何教学,不如......”
    虽然李世民话没说全,但其意思却是显而易见。
    就是让李承乾再教一次众人作诗。
    中秋诗会的三首诗词,早在好几日前他就在宫庄里听过,没想到今夜竟然还有人认为这是他们作的诗,甚至还说出了‘八人共作’的话来,李世民显然接受不了。
    这是朕儿子的文采,尔等也配?
    似是想到了某些伤心往事,李世民又略带唏嘘的加了一句。
    “吾儿教学,吾亲自执笔,也是这中秋诗会的一段佳话。”
    对此,李承乾只能继续微笑,拱手道:“孩儿领旨。”
    毕竟话到了这一步,他也没有了拒绝的余地。
    皇帝都要亲自执笔为你写诗了,还有什么不满足的?
    当然了,这种情况也不算少见。
    李世民一直以来就是这种为所欲为的习惯,某些宴会上高兴了亲自下场舞上一段也是常有的事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