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章 磨刀霍霍-《三国之少帝兴汉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朕闲来无事,曾经翻阅了一下各地官吏的名单,顾陆朱张,历历在目啊。”
    说罢众人都是一脸黑线,提出问题,必然是因为担心什么,刘辩担心什么?
    无非是顾陆朱张,掌控国家命脉。
    如果是某些年轻官吏,为了人前显贵,说不定拼了命也接这份差事。
    “朕早有这心思,只不过兹事体大,压到现在罢了。”
    “而且不是每个人都像善长这般,一心为公。”
    众人也知道这一顶高帽意有所指,无非是指其他人阳奉阴违。
    说到这,李善长也无退路,索性就跟刘辩掰扯起来。
    “顾陆朱张,再加上附庸在后的小世家,怎么安排?还是在下先把自己的屁股清理清理。”
    朱家现在算是江东第一将门了,因为朱治的加入,现在的朱家在东吴的政治资本很高,
    朱治何人,有能力,他还长寿,一直活到了224年。
    (这一年也有个妙事,那就是曹丕伐吴,龙舟翻了不说,还被徐盛的疑城吓回去了。)
    朱治的儿子朱然,也一直在读书。
    作为牌面的朱桓也更无需多言,沙场宿将,虽然现在的他还没打出历史上吊锤曹仁的战绩,但是他的能力有目共睹,此时在濡须口,作为周泰副手,参议兵事。
    至于其他子弟也不乏出众之辈,而顾家则干脆是另一个问题的极端,比起朱家文武均沾,顾家就不一样,安安心心只走文臣的路数,然后顾雍不知不觉就是世家文臣之首,跟他同一辈的如张允之流该退的早退了,唯有这位一直稳居庙堂,一是顾雍名望很高,他是蔡邕弟子,大儒名声,民心所向。
    “子瑜,子敬,(诸葛瑾,鲁肃)都知晓此事,会暗自帮扶。
    幼平,子明(周泰,吕蒙)也会限制军伍,以助善长伸展。”
    “足够了。”
    周泰督濡须口,吕蒙督南郡,有这二人压着,动一动军伍倒是不难。
    就是鲁肃诸葛瑾诸葛瑾,虽说也是重臣,还真不好帮忙因为问题的重心从不在军,而是吏。
    乱世武人腾飞,现在南北对峙,逐渐安稳,文治肯定要压倒武功。
    刘辩想做的就是把隋唐开端的科举,提前嫁接到汉朝以来,但是他也不是傻子,知道这件事情有那么容易,
    第(2/3)页